吉林省舒兰市林业局官方网站
刺龙芽栽植技术
作者:  时间:2015-05-08  来源: 字体显示:

刺龙芽(五加科 Araliaceae ) Aralia elata (Miq) Seem 属多年生落叶小乔木。

俗名:刺嫩芽、刺老芽、辽东楤木、龙牙楤木、鹊不踏等。

一、资源分布与资源状况

刺龙芽原产于我国,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。在东北地区,主要集中在长白山山脉以及周边地区。其中以辽宁省的本溪、丹东、宽甸、抚顺等地区;吉林省的柳河、通化、集安、长白、延吉、舒兰等地区;黑龙江省的牡丹江、五常、尚志、海林等地区的野生资源分布较多,自然贮存量较大。另外,在我国的西北地区的陕西、四川、贵州等地区以及日本、朝鲜、俄罗斯的远东地区也有分布。

近年来,由于各种原因,天然林的面积在逐年减少,导致刺龙芽生长的区域不断减少,产区的野生产量逐年下降。另一方面,由于刺龙芽的商品价格在不断的逐年上升,在部分产区出现了一年中多茬采收、重复采收的现象,造成了大面积野生刺龙芽死亡。在部分地区,刺龙芽的野生资源已经濒临灭绝。因而,地方政府以及相关部门,应加大资源的保护力度,采取必要的措施,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这个颇具优势的野生资源,是当务之急。

1、生长环境

刺龙芽喜欢生长在阴坡、半阴坡的杂木林、混交林、次生林的林中、林缘处。其中以天然林的幼林地中生长的较多,资源丰富。它们大多生长在山坡地、沟旁、山脚下等地。刺龙芽喜欢生长在温和、冷凉的气候条件下。在半阴半背的

光照条件下生长的较鲜嫩、肥胖、嫩刺少;产量高、品质好。而在在向阳地块生长的刺龙芽,相对来讲较为瘦小、易老化,嫩刺较多。

刺龙芽耐脊薄、耐干旱。刺龙芽不宜在长期积水的环境条件下生长。

2、营养与与用途

刺龙芽的嫩茎叶为食用部分。食用前一般用开水焯过后,再放入冷水中浸泡片刻。它的食用方法多样,可以生食、炒食、酱食;还可以用来做汤、做馅尤其做馅食用,口味鲜美、野味浓厚。另外还可以加入不同的调料,制成风味各异的小咸菜,清香爽口,别俱特色。

刺龙芽是山野菜中的精品野菜。被人们誉为“山菜之王”。多年来一直受到国内外用户的欢迎。也是我国传统出口的山野菜品种之一。远销到日本、韩国、东南亚以及欧美等国家和地区。而且商品供不应求。

刺龙芽除了口味鲜美外,还含有十分丰富的营养成份。据有关资料统计:在其嫩茎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、脂肪、糖类、维生素C、维生素B1、维生素B2、有机酸、粗纤维、胡萝卜素以及磷、钙、铁、锌、镁、钾等矿物质和微量元素。其中以氨基酸的含量较高,而且种类较多。包括冬氨酸、谷氨酸、苏氨酸、丙氨酸等十多种人体所需要的氨基酸。另外,在刺龙芽的花、果实和根茎中还含有丰富的皂甙、黄酮、生物碱、挥发油和鞣质等成份。

除此之外,刺龙芽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。其嫩茎叶具有强壮心血管的功能,对于老年性痴呆症、蜘蛛炎、糖尿病、胃痉孪等疾病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。

刺龙芽的嫩皮具有补气活血、健脾利胃、利水利尿等功效。

刺龙芽的桨果对于治疗肝硬化、肝硬化腹水和肝癌均有较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。刺龙芽的种子含油量为36%,可以榨油,是制造肥皂的原料。因此,刺龙芽很高的食用价值、药用价值和商品价值。

3、发展前景

刺龙芽作为山野菜中的精品野菜,多年来一直倍受人们的喜爱。近年来,国内的市场对于刺龙芽商品的需求量也是在不断的增加。人们越来越钟情于天然的野生蔬菜。刺龙芽,无论是从的食用价值、药用价值和商品价值来讲,刺龙芽都有着特有的优势。

它有着具大的国内外市场。另一方面,由于野生资源的不断减少,而市场的需求量在不断的增大,因而人工栽培刺龙芽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。这也符合我们国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国策。

二、刺龙芽的生物学特性

1、刺龙芽的植物学形状

(1) 根:刺龙芽的根为肉质根。根的表皮为淡黄色或白色。根较脆,易折断。根茎在地下横走。根系入土不深,一般在表层土下3—10厘米处。主茎基部的根系垂直入土,而且入土较深,一般在30—80厘米左右。地表的横根较长,有的可达到4—8米长。树干越粗大,横根也越长。横根上有分枝,并长有根芽,能形成新的株体。横根上的根芽可以作为繁育新株体的种根。幼根上生成的根芽数目较多,有的可达数十个。而且发育的较为饱满,适于用来培育新的株体。用幼根所培育出的新株体,生长健壮,而且寿命也长。而生长年限较多的老根,虽然也能培育出新的株体,但所培育出的幼苗发育不良,长势也较弱,寿命短,产量也低。一般不易使用。

(2) 茎和叶:刺龙芽为落叶小乔木。成树的树干高度在2—3米,个别的可以长到5—6米的高度。根部的直径可达10—15厘米。树干的木质坚硬,髓腔较大。幼茎的树皮呈灰褐色,年限较大的树茎表皮呈浅黑色,而且易脱落。幼茎上面长有密刺,刺较长,且较硬。老的枝条上刺较少,而且刺也短。主茎有分枝,但数目较少。而且多集中于主茎的顶部。新生的幼茎不分枝。主茎上的分枝长得较慢。而从主茎根部所萌发出新枝长势较快,有的当年可长到1米左右。直径可达到2厘米左右。刺龙芽的木质较硬且较脆,易折断。

刺龙芽的叶为羽状复叶,互生,叶柄较长,长度可达10—40厘米。其中叶柄、叶轴和小叶轴间生有长刺。小叶轴上的叶片对生,而且中间均生有长刺。叶片呈卵形,长5—10厘米,宽4—8厘米,幼叶呈淡绿色,叶片完全展开时,颜色较深。在光照较强的环境条件下,叶片呈紫色或紫红色。叶片的基部圆形或椭圆形。边缘有粗齿或小锯齿,有时呈波状。上面绿色,背面灰绿色,沿叶脉生有细毛。小叶柄上每柄生有7—11枚叶片。

(3) 花、果实和种子:刺龙芽的花为伞状花序。花小,白色或黄白色。伞状花序聚生于茎的顶部,花柱分离或基部合生。花柱的多少因种树的大小而不同。少的有2—3条,多的可达20余条。花期在8月中、下旬。果实为浆果,球形。直径一般在3—5毫米,有五条棱。每个浆果内有5粒种子。花落时呈绿色,后期呈紫红色或蓝色。果实成熟时为深蓝色或黑色。刺龙芽的果期较长。果实的成熟期在9月下旬至10月上旬。霜期过后,果实便自然脱落。成熟的干果的千粒重为14﹒5克。每公斤果实的粒数在7万粒左右。

刺龙芽的种子呈肾状形,先端略尖,后端较圆。长在2毫米,厚度在1﹒5毫米左右。东北地区的刺龙芽种子外形较小,丰厚饱满。成熟的刺龙芽种子的千粒重为4﹒15无。每公斤种子的粒数在24万粒左右。刺龙芽的种子有休眠期。休眠期的时间为12个月。如在当年秋天采收的种子,要在第二年的春季播种,要对种子进行催芽处理,以解除种子的休眠期,否则不能育出幼苗。

2、对环境条件的要求

(1) 对土壤的要求:刺龙芽对于土壤的要求不高。它耐土质的脊薄。砂壤土、粘壤土、黄泥土以至黑泥土中均可以良好地生长。但尤其以砂壤土为最好。要求的土壤条件是:土质疏松、肥沃,土壤中的腐殖质含量较好,而且土壤的粘性不宜过大,排水良好。刺龙芽适宜生长在中性或微酸性的土壤条件中。PH值在6—7为宜。刺龙芽不适宜生长在碱性的土壤条件下。

(2) 对水分的要求:刺龙芽在不同的生长阶段对于水分的要求也不相同。当种子播种后,在种子萌发到幼苗出土前这一时期,需要充足的水分,以使种子的种皮变软利于幼芽发出。在这个时期,要始终保持土壤的潮湿。当幼苗出土后到成苗阶段,对于水分的要求不高。对土壤中不旱为原则。这时如果水分过多,会使刺龙芽的根系长期受渍而腐烂。因此,在幼苗出土后,除非土壤中严重缺水,一般不宜浇水。同时要具有良好的排水设施。

刺龙芽具有一定的耐旱性。因此在幼苗定植前一定要选好地块,要具备良好的排水条件。

(3) 对于肥料的要求:刺龙芽是喜肥耐肥的植物。肥沃的土壤条件和充足的肥料供给是其良好生长发育的必备条件。在施肥的过程中,要以农家肥为主。因为在农家肥中,所含的营养成分较多,而且农家肥中腐殖质含量也丰富。这样可以很好地改善土壤的通透性能。刺龙芽在幼苗期间,对于肥料的需求量不是很大。在育苗时,只施用少量的底肥外,一般不用中施肥。当刺龙芽进入成苗期时。要施用一定量的磷肥和钾肥。以促进根系的良好发育。当刺龙芽进入花果期时,对于钾肥的需求量增大,这时要补以足量的钾肥,以利于开花结果和种子的成熟。

(4) 对于温度的要求:刺龙芽从种子萌发到花果形成的不同时期,对于温度的要求也不相同。 刺龙芽种子在8—12℃的温度便可以萌发,但萌发的速度较慢,大约需要20—30天左右的时间。种子萌发的适宜温度为18—22℃,在这个温度条件下,种子在13—18天左右便可以萌发出土。而当温度达到27℃以上时,种子的萌发速度反而减慢,并且易造成不出苗的现象。而当温度在35℃以上时,种子便停止萌发。刺龙芽的种子较耐寒,在-40℃的温度条件下而不受冻害。然而当种子已经萌发出芽时,0℃以下的低温便易受冻害。因此,在播种时,应掌握刺龙芽种子对于温度的条件要求。不同的地区,庆根据本地的温度状况来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。

刺龙芽在幼苗初期不适应高温条件。这时,生长的适宜的温度为15—22℃,过高的温度会造成幼苗徒长,细弱瘦小。当幼苗不断长大,基生叶开始长出3—5片叶时,主茎形成。这时对于温度的要求则需要较高的温度条件,22—27℃的温度条件最为适宜。幼苗生长的速度快,而且木质化程度也较高。

刺龙芽的茎杆在形成幼芽时,喜欢低温、冷凉的气候条件,这时的温度在5—15℃较为适宜。在这个温度条件下所形成的嫩芽鲜嫩、肥胖、产量高、品质好,而且不易老化。如果温度超过25℃以上时,所形成的嫩芽细弱、瘦小,产量低,而且易老化。另外,刺龙芽的幼芽不耐寒,幼芽生出时在-2℃的低度条件下几个小时便会受冻害。

刺龙芽的种树在开花结果时期,则需要较高的温度条件,这时25—30℃的温度条件有利于开花结果和种子的成熟。在自然条件生长的刺龙芽成株,具有很强的耐寒能力。在-40—50℃的温度下而不受冻害。

(5) 对于光照的要求:刺龙芽喜光,但对于光照的要求不高。以半日照的光照条件为好。在幼苗的前期(幼茎没有长出前这一时期),应采取必要的遮光措施。以透光率在50%为宜。当幼茎长到5—6厘米高时,需要较强的光照条件,这有利于幼苗的快速生长发育。同时,也会加速主茎木质化的形成。刺龙芽的茎杆在进行商品培育时期,要求的透光率在60%左右为宜。这时如果光照过强,会使幼叶变色,而且幼芽生长的也瘦小,产量低,外观的质量也不好。刺龙芽在开花和结果时期,需要较好的光照条件。如果花果时期,遇上阴天多雨的天气,会影响开花结果和种子的发育。种子的产量不仅下降,而且种子的成熟度也不好,发芽率降低。

三、幼苗培育

采用种子培育刺龙芽幼苗,是目前普遍采用的繁殖方法。利用种子繁殖,投入的成本少,而繁殖的倍率高,操作简单易做,易于大面积栽培。另一方面,采用种子所培育的幼苗的根系发达、完整,定植后,幼苗的成活率较高,生长的速度快,株体长势旺盛,因而茎杆所形成的商品嫩芽的产量也高质量好。

1、种子的采收与处理

刺龙芽的种子在9月的中、下旬发育成熟。种子成熟时的外部特征是:浆果的颜色呈紫红色或黑色。如果将种子挤破后,可见到乳白色的种胚。观察种胚的含水状况,是检验种子是否成熟

的重要依据。将种胚挤破后,只见少量的水渍,大部分是乳白色的干物质,这时表明种子已经发育成熟。便可以采收。种子采收要及时,采收过早,发育不成熟,种子的出芽率低或是不能出芽。如果采收的过晚,种子又会自然脱落,造成种源的浪费。

刺龙芽的果期较长,一般在20—30天左右。采收时,应将果实和细小的花枝一同采下,放入口袋中置于潮湿、冷凉的地方存放10—15天。因为刺龙芽的种子具有后熟性,这样可以使种子进一步发育成熟。然后将种子的果皮脱去,同时除掉花枝和杂质,并在水中滤出发育不成熟的种子,在日光下晒干,装于布袋中,置于通风干燥处保存。

种子休眠期的解除:刺龙芽的种子有休眠期,在播种前要进行休眠期解除的处理。否则不能萌发出芽。常用的方法是砂培法,简单易做,效果好,也是目前经常使用的一种方法。具体的做法是:在种子播种前的2个月进行。将刺龙芽的干种子放入盛有清水的容器中浸泡20—30天左右。在这个期间,要经常更换水,一般每隔3天换水一次。浸泡后的种子,沥干水分,按种子重量加入3倍量的清净的河砂。混合均匀,并撒入少量的水,使种砂的含水量在60%左右。置于低温条件下存放(温度在0—7℃)。同时要每隔几天将种砂翻动一次,以使种砂内的水分均匀一致。这样存放30—40天左右,便可以解除刺龙芽种子的休眠期。

上一篇:核桃秋扁叶甲防治技术方案
下一篇: 猴腿栽植技术
相关链接
【收藏】【打印】【关闭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