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下正值还林造林的关键期,全市上下掀起了植树造林的热潮。近日,记者在市林业局得知,水曲柳林场有位人人称赞的“活地图”,山上的沟沟坎坎他都熟记在心里,正是由于他的默默付出为还林工作做出了可喜的成绩。他就是水曲柳林场林政技术员李承广。
带着对这位“活地图”的好奇心,我一路颠簸驱车来到水曲柳林场,见到了这位“神奇”人物。
在与李承广握手问好的一瞬间,我的心为之一颤。今年56岁的李承广是名副其实的“林二代”,1995年不幸患上了脉管炎,每天承受着极大的病痛。家里人都劝他别干了,在家休养吧,但李承广却义无反顾地投入自己深爱的林政工作中。如今,他的病虽然好了,但却让他永远失去了右手的一个手指、左手三个手指及双脚的小拇指。
身为林政技术员,李承广每天背着笔记本电脑上山,由于绘制地形图得需要电脑,他便自学打字、绘图,现在竟然能够熟练地使用CAD绘制地形图。就是这样的一个人,一瘸一拐地在水曲柳林场的辖区山片不知走了多少遍,用他那“灵巧”的双手绘制了一张张有价值的地形图,为该林场的清收还林提供了宝贵的科学依据,也与林业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“过去我们上山口渴了,随处都能找到山泉水;现在严重的毁林开荒破坏了生态环境,停耕还林很有必要。”这也是李承广坚持每天奔波于山山岭岭的原因之一。自我市开展停耕还林工作以来,他这个“活地图”就发挥了极大的作用。被侵占的林地,时间久了,就连老百姓自己都说不清哪些是林地哪些是耕地了,但这都难不倒李承广,他根据多年来的实地勘察和使用先进的GPS定位设备,并参照自己绘制的地块认证图,准确无误地确定了许多地块。如果遇到存在争议的地块,他就亲自到现地去测量。
起早贪晚、没有星期礼拜,就这样忘我地工作着,他成为同事心中的“工作狂”。“造林这段日子里,他每天五点多就背着电脑上山,脚疼了,走不动,大家就背着他。在山上,你看哪里人多,哪里就有李承广的身影,有时候看着他累得满头大汗的,真叫人心疼啊!”场长谭永林由衷地说道。
“李承广这人工作可认真了,还公平,老百姓也挺信服他的……”水曲柳镇五道村小五队村民佟向阳说道。近年来,李承广凭借“既不侵害农民的合法权益,不和农民争利,更不能让国有林地流失”这一工作原则,按上级要求完成了市林业局下达给水曲柳林场的清收还林任务,赢得了领导的肯定、同事的赞许和农民的信服。
对待工作一丝不苟,而对待家庭,李承广觉得亏欠家人太多太多了。今年春天,正赶上林业地块认定和造林关键时段,82岁的老母亲在吉林做心脏手术时,由于老人家年龄大了,两天两夜没有脱离危险,他都没能在医院陪母亲一天,只能利用下班时间去吉林看望母亲,然后又急急忙忙贪黑赶回来,因为他知道那时是工作最忙的时候,很多事情都离不开他。
扎根大山27年,李承广默默坚守大山深处,寒来暑往,无怨无悔的付出,换来了一棵棵小树的茁壮成长,用他那一腔热忱播撒着青山的片片绿荫。